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于孤独症康复训练之利弊分析
郭德华 (特殊教育博士/心理学副教授)
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项目总监
在治疗学习障碍儿童上非常有效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是否孤独症的必备方法?这个问题纠结国人很久了,有许多专家发表了不同看法。该方法创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以及职业医生吉恩.艾丽斯,其本人对自己创立的这种方法能否从根本上帮助孤蚀症儿童持怀疑态度,认为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支持派的理由是,大部分孤独症儿童都有感觉问题,感觉统一失调是孤独症的主要共病之一,所以需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反对派的理由是,感觉统合训练从创立之初就不是为了治疗自闭症,也没有足够的实证依据证明其对自闭症有效。还有人认为感觉统合训练的一些旋转类项目容易引发孤独症癫痫,但这种说法大部分也是推测的结果。
关于感觉统合训练的生物学机制,主要有以下理论观点:
1.孤独症障碍可以解释为是部分感觉材料加工障碍的结果。一些感觉印象(如:压力以及味觉的感受)没能得到足够的加工处理,而对另一些刺激效应(如:触摸以及听觉感受)则可能有过度敏感的反应。孤独症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可能无法在神经的兴奋与抑制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关系。
2.通过身体的平衡器官以及通过皮肤、肌肉或者关节传输的刺激信号不能到达知觉系统,正是由于这种感知系统的障碍,所以孤独症儿童缺乏建立“我”概念的前提条件,更难以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我想做…”这一系统。
3.从训练治疗这个角度出发,赞同有意识地让孤独症孩子得到更多的感觉印象,从而改善他们对感觉材料加工及与此相适应的反应和行动能力。
该治疗方法的核心是:尽可能避免那些过度刺激孤独症儿童感觉系统中敏感部位的信息,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出现对患儿的任何强迫,应该使治疗成为患儿能够接受的活动,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刺激孤独症儿童感觉系统中迟钝的部位,以便能唤醒与此相适应的反应能力。只有促使孤独症儿童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刺激,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治疗才可能有积极的作用,达到提高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统合能力的效果。
治疗师在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指导上要求家长:制定能够实现的培养训练孩子的计划,及时发现孩子情绪波动的原因,注意孩子受到过度要求时发出抗拒性信号,避免惩罚孩子,及时表扬鼓励 "好的方面",不要过分介意孩子 “不好的方面”。
但是研究者发现感觉统合方法在其理论基础方面有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它在如何挖掘孤独症儿童现有的发展可能性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至于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及成效大小还取决于它对孤独症儿童障碍原因的分析是否准确。
结论:
1、对于有感觉失调的孤独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有必要性;
2、感觉统合训练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个性化方案;
3、感觉统合训练要在愉快、引导的氛围中进行,不能强迫和简单化。
2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