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被列为一种罕见病,其发病率为0.03%-0.04%。近日记者在采访茂名市中医院儿科专家时却了解到,该病近年来在儿童中已呈上升趋势,为许多家庭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痛。为此,专家呼吁家长应更多地了解儿童孤独症,给子女们多一些关爱,使他们远离孤独,远离“失乐园”。
1 孤独儿童陷入“失乐园”
明明今年已八岁了,但却不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活泼开朗、聪明伶俐。明明的父母都是“工作狂”,家中一切几乎都是由保姆去拾掇。明明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有时任凭保姆怎么叫也不肯出来。
有一次保姆向明明父母抱怨,说明明总是趁她午睡时突然在她床前大喊大叫,搅得她一惊一乍,难以入眠。父母最初以为明明是“耍小性子”,便找明明训了一顿,过后便将这事忘了。但事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明明的班主任后来也发现,一向很爱运动和交友的明明变得落落寡欢,开始不愿与同学们和睦相处,还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找来明明谈话,明明却目光游离,不愿正视班主任的脸,表情木然呆滞。细心敏感的班主任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找到明明的父母,说明了明明的情况,并建议他们带明明到医院检查。
明明的父母也慌了。医院的检查结果一出来:明明得了自闭症(孤独症)!明明父母的头一下就“蒙”了。
为治好明明的病,父母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为明明办理了休学手续,让明明住进了市中医院。当记者见到他时,他的情况已大有好转。虽然医生说明明出院后很快就可以复学,但明明父母仍忍不住一丝丝的担忧:“我们不仅担心他拉下的成绩,更担心的是他以后会不会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
正如明明的悲剧一样,很多有孤独症患儿的家庭都有着类似的烦恼。据茂名市中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王霞介绍,孤独症患儿从相貌上看与常人无异,有的方面可能还有惊人的潜能,但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变得不懂得与人沟通,发病时会大喊大叫,动手打人,若不加以治疗和训练,甚至终身连基本生活的自理能力都没有。因此,儿童孤独症患儿应尽早接受治疗。治疗孤独症的最佳时机在6岁以前,12岁以后再治疗就非常困难了,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可能会给父母带来一辈子的沉重负担。
2 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四大后天因素
王霞副院长介绍,孤独症一直被称为精神病中的“癌症”。其后天的主要因素有:
1、无法充分得到家庭的关爱。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均生长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这类家庭的父母往往由于工作忙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父母通常会请来家庭保姆照料孩子,但有的家庭保姆不尽责,孩子可能吃不饱、穿不暖,从而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思想走向极端。
2、对子女过分溺爱。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的寂寞及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使孩子过惯了“好东西独享”的生活,渐渐变得自私、离群,并在成长中出现一系的列心理问题,逐步形成孤独症。
3、父母不和或离异。父母争吵、离婚等,会使孩子的成长处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使他渐渐觉得失去了依靠,形成自卑情绪。
4、对子女的教育不当。父母因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味将自己的期盼强加于孩子,逼迫他们学“钢琴”、“书法”“写作”……加上孩子学校的功课繁重,使孩子在无形中承受了过大的压力而父母的责骂随时都会摧毁孩子心理抵御的防线跌入痛苦的“深渊”。
3 儿童自闭症的四种行为特征
一位医生曾为一位孤独症患儿作了一个小测试:在一间病房里,让刚抱着孩子的母亲离开房间,一般的小孩都会表现出因母亲的离开而依恋不舍,而这位小孩所表现的是仅仅看了他的母亲一眼。王霞副院长指出,孤独症患儿缺乏亲情依恋,对亲人和陌生人的感情并没有太大差异,也不会对父母或亲人表示依恋情感。在无物质需要时,常常不去理会父母或亲人。儿童孤独症患儿有四种行为特征:
1、孤独离群,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关系。他们不爱哭、不爱笑、不喜欢参与群体游戏,很少主动找人玩耍或与人交谈,也不喜欢亲人抱他、逗他、陪他玩,对别人的说话、行动毫无反应。他们的眼光常飘忽不定,不愿用目光凝视别人或与人发生眼神交流。
2、言语沟通存在障碍。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多数用手势代替说话。有的说话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上常常表现为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患儿时常发出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甚至更长时间。
3、行为刻板,要求环境固定不变。孤独症患儿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对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同一路线……如有变动则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还大哭大闹。多数患儿还会单调地重复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或旋转,也有的会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等。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迟钝、不均衡。多数孤独症患儿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也有一些患儿的记忆能力很强。如有些患儿掌握不少词汇,能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但当他要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缺乏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 爱,让孩子走出孤独
王霞副院长指出,父母的爱,是让孩子走出“阴霾”的一剂良药。父母应经常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行为变化,尽量抽时间陪孩子聊天、玩耍。并常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亲临感受热闹欢畅的场面。一旦发现孩子情绪发生异变,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通过医院的针疚、中药调节等方式来进行治疗。父母还可帮助孤独症患儿进行“行为训练”,改善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注意力训练。在“一对一”情况下,父(母)可用一些使患儿感兴趣的教材吸引患儿,要求他注意并正视父(母)的脸,父(母)偶尔才注视其目光,并逐渐延长注视时间,使患儿对父(母)的存在、言语、目光等有所注意。
2、动作模仿。让患儿进行动作模仿,如广播操等,使他们意识到别人的存在。
3、学习姿势性语言,理解表情动作。父母可帮助患儿学习姿势性语言,如点头、摇头等,并做出示范,要求其模仿,然后反复训练,逐渐使患儿理解身体动作及表情。
4、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可利用情景或利用患儿提出要求时进行,反复训练患儿在想满足某种要求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5、利用游戏改善交往。首先要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观察和关心他的兴趣、爱好,玩他感兴趣的游戏。在游戏中,让患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方式,使他们逐渐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父母的爱,是孩子心灵停泊的港湾,是孩子不可替代的依靠。不要因工作的繁忙忽略了孩子的生活,不要因夫妻的争吵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要因“高期望”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要……有了爱,孩子就不会在“失乐园”中沉沦,就不会迷失在孤独无助的世界。